我就剛剛睇完.
睇完感覺係,好誇張, 好恐怖.
先講"我要生BB" o個集. 我認同其中某些夫婦的態度, 對未來有衝景, 經濟上許可, 生BB當然係理所當然, 但我卻唔認為其中一對父母話因為人人都生, 所以我都要生.
生BB唔係潮流,唔係話人有,你有.
先睇返點解要生BB? BB係新生命, 生小朋友的目的,離不開想有下一代, 想有一個更完整的家庭. 但就唔係見到人地有, 自己就想有, 朋友的性格, 經濟能力未必同你一樣,
取決於生與不生之前, 我自己覺得應該先諗下自己想有小朋友係為左乜? 鍾意同BB玩? 想"試下"做父母的感覺?
人生一個故事, 唔一定係讀書>工作>拍拖>結婚>生BB>做grandparents> 退休.
這個故事, 好似好完美, 但係如果其中缺少左其中一,兩項,我覺得並非憾事. 一切的事既來之則安之吧
我記得有個家庭的故事仲誇張, 歲幾就要個小朋友學spanish,japanese, french等語言. 坦白講, 我而家淨係識英文, 廣東話, 我唔認為識這兩種語言不足以在這社會生存.
最搞笑佢地係話因為爸爸想, 自己鍾意,但細個冇機會, 所以就要自己小朋友去完全自己未做完的事, 咁個小朋友只係你的扯線公仔, 冇根本冇自由, 佢都係人, 佢應該有佢自己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 佢得歲幾, 連廣東話都未講掂,就學其他語言, 成效有幾多呢? 見仁見智. 香港唔係一個資本主義,鼓吹自由的城市嗎? 幾時變得連小朋友自由都受自己控制. 佢地有童年可言嗎?
我最驚就係某些父母會叫自己的小朋友今日學咩, 聽日學咩, 究竟有冇問過佢地自己鍾唔鍾意? 父母為小朋友好, 乜唔係應該以小朋友的開心為大前提咩? 你話, 學多D野, 第時搵間好學校,名校呀!我自己由細到大都係讀街坊學校大, 我唔覺得自己學的野比其他名校少!! 名校上大學的機會比街坊學校大?i highly doubt it. 讀得書的, 就真係咩學校都讀得書, 與其靠學校, 不如靠自己在家中比多d時間陪下自己的仔女溫習功課. 咁樣係一個交流, 聯絡感情的良好機會, 靠補習冇錯, 當然可以教到佢地, 但係如果有補習, 咁學校的角色是什麼?
與其迫自己的小朋友去學, 不如用第2個term" motivate" 帶動佢地去做佢地自己想做的事仲好!
anywayz,當然可能會有人話你唔係做人老豆,你梗係唔明做父母想自己仔女成才的欲望啦, 當然我真係唔明, 因為咁的欲望, 我真的寧願唔要, 要搞到自己的小朋友冇晒童年, 咁我寧願佢選擇佢自己鍾意的活動,在旁附助佢地進步.
至於睇完"小小星光". 我覺得雖然我地o係電視睇, 就覺得好爽啦, o係廣告度見到咁可愛的小妹妹, o係電視劇度見到咁可愛的肥仔, 但係對lee d小朋友黎講, 最怕引入一個錯誤的價值觀. 就係因為暴光率令到自己覺得自己係明星,將自我形象提升, 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對佢地將來同人溝通,識朋友將會產生一個好大的障礙. 咁又何苦呢? 好似萬寧妹妹咁, 原來好多佢自己都唔鍾意的, 咁我覺得作為父母, 真係見好就收. 無謂搞到自己個女唔開心, "嬴左粒糖, 輸左間廠" 有意思咩?
我自己如果他朝有一日咁幸運做到人地老豆, 我肯定唔會佢地做其他小朋友生活以外的活動. 小朋友應該有返佢地小朋友的生活圈子, 千萬唔好踐過界, 由佢地自由成長吧.